生活應用: 小米、紅藜的過去和未來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小米、紅藜的過去和未來

小米在臺灣16 族原住民中,幾乎都被視為天神帶來的神聖作物,各族都有與小米相關的神話傳說。布農、排灣、泰雅、魯凱與卑南等族群,都流傳著一粒小米就能煮成一鍋飯,後來因為某些貪心的族人一次煮太多粒,使小米神奇力量喪失的故事,反映出小米作為主食、同時也是救荒植物的重要地位。

在日治時期推廣水稻之前,原住民的主食除番薯、芋頭、旱稻及玉米外,半數都來自小米,小米酒更是祭典中不可或缺的飲品。然而隨著水稻的引進、部落人口外流老化,逐漸轉為耕作機械化程度高的作物等因素,目前全臺栽種面積不到全盛期的二十分之一。但近年小米復耕是文化重建的一環,開始重回部落田間,自2011 年起產量逐年上升,成為雜糧復興的一支生力軍。

常與小米混植的紅藜,因外殼含有微量皂素,會讓吃下種子的鳥類感到不適,因此可達到一定的驅鳥效果,過去原住民多作為酒麴使用。紅藜繽紛的色彩頗具觀賞價值,近年有魯凱族文史工作者認為,它可能就是百步蛇王用來迎娶巴冷公主的七彩琉璃珠。然而這種外觀搶眼的作物,過往學界卻少有研究,直到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郭耀綸的一位學生受紅藜豔麗的外表吸引,卻苦尋不知它的正確學名,促成郭耀綸投入相關研究,終於在2008 年證實紅藜是臺灣原生植物,此後紅藜也被稱為「臺灣藜」。

紅藜雖與原產南美洲的「藜麥」不同,但兩種作物主要皆由當地原住民種植,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隨著紅藜的營養價值逐漸受到重視,八八風災之後,有不少受到重創的原鄉,紛紛選擇它作為主要復耕作物,一串串在田間搖曳生姿的紅藜,除了穩定災後重建的經濟來源,也彷彿彩虹一般,帶來風雨後的希望。

文 林書帆/攝 謝佩穎 (鄉間 43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