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應用: 生態農業的興起背景與目的

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生態農業的興起背景與目的

農業是臺灣引以為傲的產業,過去我們利用各種技術達到人定勝天的成就,讓作物突破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透過各種管理技術,增加耕作的頻率與收穫的數量,但偏離自然規律後,承擔的風險也相對增加,只是在可預見的正常氣候下,我們依然能趨吉避凶。但近年來,極端氣候變異的狀況,提升了風險值,風災、寒害、雨澇……每逢天災就造成嚴重損失,而土地過度使用、病蟲害的增加等徵狀,讓人們開始省思,農業的發展方向是否要開始做調整?從人定勝天轉為順天應人呢?

如果順天應人的方向是正確的,那我們應該如何轉換思考方式,去規劃一個適合臺灣發展的農業?生態農業或許是答案之一。

拉大視野看全球,農業不但同樣面臨極端氣候的考驗,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12 年提出的報告,估計2050 年前,人口將會增加1 / 3,全球需再增產60%的糧食,對地球上的淡水、農地等資源供給,形成更嚴峻的挑戰。

集約且永續的挑戰
糧食安全產量的問題不容忽視,因為讓每個人有相同機會獲得充足的食物,可說是基本人權。FAO 提出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持續且集約的農業概念,為了生產更多糧食,必須密集耕作,但其前瞻的考量是要能永續,也就是避免密集耕作造成負作用,農業必須要找出方法,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但如何進行目前仍有不同看法,且需要因地制宜。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盧虎生教授在擔任農委會科技處處長時提出了「生態服務型農業」的計畫,談到當時的動機,他回憶道:「2014 年我代表臺灣參加G20 的農業首席科學家會議(meeting of agricultural chief scientists),會中歐洲各國所提到的農業發展策略,就是要符合生態服務型這個前提,這種思維不只在歐洲萌發,在日本也已開始進行,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里山倡議。」這個概念立刻吸引了他的關注,加上當時臺灣氣候災害與日俱增,農業迫切需要轉型。他認為要永續發展,一定要先了解生態究竟提供我們什麼樣的資源?它的界線在哪裡?然後以此前提從事我們的農業發展設計。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指出,可以想見的是,在21 世紀我們必須同時解決糧食生產問題、支持農民生計、維持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要挑戰在同一地理空間中,達成農業土地利用的多元目標。

「但我們是有機會的,相對於全球,臺灣人口正在下降,預估2050 年會減少400萬人口;而與開發中國家相比,我們可以不用如此密集去使用我們的農地。所以,是否可利用此機會,讓人們的需求與生態環境服務的量達到一個平衡呢?」盧虎生覺得我們很幸運地正處在一個改變的關口,一方面學習了解我們的生態,另一方面去研發新思維下的新栽培方法。

農法操作回到初衷
但農業提到生態,難免會讓人聯想到有機農法與自然農法,盧虎生認為,無論何者都須能維持生物間的連結與平衡,並在生態給予的環境下發展才有意義,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栽培制度與品種,育種家的思維也要跟著改變,因此,生態服務型農業必須要仰賴科技。如果我們的農業科技發展不好,對環境了解不深,怎麼會知道操作是不是在破壞環境?

從農業的角度要做到適地、適種(品種)、適種(種植)或適養,都要先對生態環境有深度的認識,及有足夠的觀察、記錄與研究。在許多研究中都明確顯示,符合生態要求的作物, 遇到天災時,回復力較佳,脆弱度較低,因此損害也不會太大。這樣的農業安全才會最高、風險才會最低,社會分擔的成本最少。

「自然農法產量低,但販售的價格卻很高,理念上是好的,但對於農藝而言,不建議只停留在這樣的狀態,因為有可能只用到土地潛力的2 分之1,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再提高產量。因為農業的目的是要提供人類發展,如果一種農業只有高階層的人買得起,是不行的。」盧虎生提出他的擔憂。

在自然農法的發展上,可以更加積極外,對於有機農法則可重新審視,究竟是為了環境有機?還是為了有機而有機?回到原點看看自己的耕作是否有破壞環境,是否合適這塊土地,而不是只強調肥料與農藥是有機的,且有可能肥料與農藥都是國外進口,反而增加了碳足跡。生態服務型農業會進一步講究是否能利用當地的材質來做循環,解決肥料與病蟲害的問題,在一個環境中自成循環。

這個環境將會跳脫單一農耕地尺度,站在更廣大的地景角度來檢視,並規劃不同土地利用間的交互作用,李光中說:「關鍵在於將農業生產環境視為一整體的『農業生態系統』,我們強調地景尺度,也就是強調整體性,以達成多元利用土地的目標。」

臺灣的生態服務型農業其實已在萌芽,且由於多元利用已跳脫農法的範圍,進入農業的領域,漸漸在發展、學習與修正,希望能逐步形成產業規模。尤其在花東地區可看到許多大規模地景尺度的生態系統成形,以花蓮縣豐南村吉哈拉艾聚落為例,其農業地景可延伸至最北邊的支流石厝溝溪流域,一路向下游所形成的梯田、水圳、果園、次生林、天然溪流……等大大小小地景,組成了完整的農業生態系統。

生態農業3 生理念
生態農業有3 大標的:生計、生產、生態,就是為了解決農民生計、農業生產、生物多樣性3 者所遇到的困境。過去實行的許多農業作法,會為了3 者其中1 項而折衷、犧牲,例如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禁止土地農用。而生態農業的目標,就是將這3 者視為可互利互惠的活動,其關鍵在強化農業中的生態系統服務,使永續農業生產、維持生物多樣性、永續農村生計間產生1 + 1 > 2 的加乘綜合效應。便能一石三鳥,同時達成「3 生」目標,與自然共存共榮。

觀察目前國內較大型的生態農業案例,如富興lipahak 生態農場、吉哈拉艾、新社地區等,多與里山倡議有關。里山倡議的目標是兼顧生物多樣性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生態農業3 生理念不謀而合。

生態農業需透過科學的方法、共同的參與觀察,才能確保原有的生態環境;需透過計畫性的生產、銷售的專業,提高產量降低價格,增加附加價值,因此無法由單一農場或耕地獨立完成,管理者需邀集地景區內不同的土地經營者,共同發展可兼顧保育和生產的經營方法,當然也需要公部門的投入。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生態農業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要達到完善的生態系統服務,必須由在地公部門與民間組織共同努力。」場長范美玲說。如目前正在執行的「新社村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就整合了公部門、社區發展協會、當地部落、學術單位、民間團體等20 個組織共同合作,分別負責農業生物多樣性監測、山林守護、水田和水圳生態工程、農村再生與營造、海堤修建、珊瑚礁生態調查等工作。這些社群擁有越多對環境的所有權,對當地的生態農業經營貢獻就越多。

在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IPSI)全球202 個會員當中,臺灣就占了7個名額,林務局、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東華大學、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臺灣生態工法基金會、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等公部門與民間組織皆積極參與,甚至還組成了臺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共同維護農村、自然地區。

福爾摩沙的重建與再現
大自然正給我們一次新的機會,重新去思考我們與環境的關係,若能成功整合周遭資源、實行生態農業,串起面積破碎的耕作農地,恢復原本地景風貌,也能夠有效增產、維持生計、增加生物多樣性,那麼不但可永續發展,福爾摩沙的美麗風貌也能翩然再現。




里山倡議
以類似日本里山地景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為對象,里山倡議的願景是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不僅著眼全球具重要性之農業文化地景,更關注所有國家一般鄉村社區的生產、生活和生態之永續性,該倡議已成為第10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通過的重要決定之一。

生態系統服務
(ecosystem services)

意指人類從生態系中可得到的福利。依據聯合國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組織所出版的《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現況與趨勢》(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Current State and Trends),生態系統服務包含下列項目:支持(Supporting)、供給(Provisioning)、調節(Regulating)、文化(Cultural)。

農業生態系統
(Agro-ecosystem)

意指為了生產糧食及其他具社會和環境服務價值的非糧食資源,由人類經營的生物和自然資源系統,包括農作物、牧場、家畜、其他動植物、大氣、土壤和水所組成的耕地,及未經耕作的土地、水系、農村聚落和野生物棲地等較大範圍的地景。



資料來源
採訪/葛晶瑩、張雅茹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豐年67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