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Camellia sinensis)的嫩芽嫩梢,經過不同的加工製造方法,可製成各式種類的茶葉。直觀的由茶乾及茶湯色澤區分,有綠(綠茶)、黃(黃茶)、白(白茶)、青(青茶,主要為包種茶、烏龍茶)、紅(紅茶)及黑(黑茶,以普洱茶為代表)等六種(圖一)。
世界通用的茶葉分類方式,則以茶葉製造過程中,茶葉氧化作用發生的多少做為分別依據。茶葉的氧化作用也稱為茶葉的發酵,是茶葉中一群主要的酚類化合物,兒茶素類(catechins),經過多酚氧化酶的催化後發生氧化,形成氧化形態的多酚類聚合物,如茶黃質(theaflavins)、茶紅質 (thearubigins),氧化的程度越高,多酚類聚合物的形成與種類就越多。兒茶素類為無色的化合物,雙體結合(dimer)的茶黃質為一種橙黃色的化合物,更大型的聚合物(polymer)茶紅質溶於水呈現紅褐色,因此製造過程中發生氧化作用越劇烈的茶葉種類,如紅茶或重發酵的烏龍茶,茶湯水色澤就越趨近橙紅色。普洱茶茶湯所呈現的黑褐色色澤,則是來自微生物參與的後發酵過程,為另一類型的製造方式。
總結茶葉的分類,以兒茶素氧化程度區分,可分為不發酵的綠茶及黃茶、不同發酵程度的部分發酵茶(包括白茶,條形或半球形包種茶、烏龍茶等),以及完全發酵的紅茶(圖二)。
茶葉製程原理 一、萎凋及攪拌: 萎凋可分為日光(熱風)萎凋及室內萎凋,日光(熱風)萎凋室藉由熱能使茶葉水分消散,日光萎凋後移入室內進行室內萎凋繼續使茶葉水分消散。萎凋過程可使茶葉重量、體積、硬度降低,並增加細胞的通透性,促進化學反應產生特殊香氣及滋味;藉由攪拌動作使茶葉細胞摩擦破損,增加酵素及多酚物質作用進而控制茶葉發酵的程度。 二、殺菁: 殺菁主要是藉由熱抑制茶葉中多酚氧化酵素的活性,使茶葉水分消散、葉片變軟,以利後續揉捻動作,去除茶葉不良的菁味。 三、揉捻: 揉捻使茶葉捲曲成條狀,並破壞茶葉的細胞結構,使茶葉的汁液流出附著於表面,增加沖泡時的風味;在紅茶揉捻中使茶葉細胞劇烈破壞,增加多元酚物質及多酚酵素作用,生成紅茶的風味及品質。 四、乾燥: 一般茶葉須乾燥至含水量3%~5%,減少微生物生長及化學反應以利保存,並使茶葉形狀固定以利包裝及運送,及增加茶葉風味。 五、渥堆: 渥堆方法是將殺菁、揉捻後的茶葉,在一個相當濕度和溫度的環境下,進行長時間堆積保溫。渥堆的原理是一種濕熱作用,在水和氧的參與下,給以一定的熱量,使茶葉產生一系列的濕熱化學反應,令多茶葉作非酵素性的氧化作用。 茶葉依發酵程度分類 一、不發酵茶: 綠茶:綠茶為不發酵茶,加工法是採新鮮茶菁嫩葉,不經任何發酵處理,進廠後就立即殺菁而製成,保留了新鮮茶菁鮮綠清 爽之風味。 黃茶:黃茶為不發酵茶。製法基本上與綠茶類似。炒菁後悶黃是黃茶的製作特點。 二、部分發酵茶: 白茶:白茶為部分發酵茶,約起源於明清時期,產於福建省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加工工序為重度萎凋(48小時以上)、不攪拌、不炒菁、不揉捻而直接乾燥製程。 青茶:青茶為部分發酵茶,約起源於中國清代時期,產地主要為福建地區。加工過程中須進行複雜萎凋作業,促使茶菁進行化學變化,藉由力(攪拌)及酵素作用產生茶湯特殊香氣及滋味。 三、全發酵茶: 紅茶:紅茶屬全發酵茶。紅茶的製造過程為室內萎凋5~18小時,再經由揉捻過程使葉片細胞劇烈損傷使多酚氧化物質與多酚氧化酵素進行反應,然後再進行渥紅發酵,令葉片完全變紅,產生良好紅茶品質。 四、後發酵茶: 黑茶:將殺青、揉捻後的茶葉,在一個相當濕度和溫度的環境下,進行長時間堆積。使茶葉產生一系列的濕熱化學反應,令茶葉作非酵素性的氧化作用,形成黑茶的品質。 茶葉之包裝貯藏 一般茶葉之製造,不論是不發酵茶(如綠茶、煎茶)或部分發酵茶(如包種茶、烏龍茶)或全發酵茶(如紅茶),從茶菁原料採摘進廠後,開始加工,以至最後一步驟經乾燥完成,所形成之毛茶或粗製茶,其含水量之變化,約從75%急速降低至約5%左右,經乾燥或再烘焙後之毛茶或商品茶係一含水量甚低之乾燥成品。然而,茶葉本身是一種吸濕性很強又易吸收異味的物質,再者,茶葉之香味成分大部分是再加工而形成,相對於其他嗜好品,如咖啡、酒等之香味成分,茶葉之香味成分較不安定又敏感,易自然發散或再氧化變質。同時除了外在環境導致吸濕或吸收異味會引起茶葉貯藏時期品質劣變外,還有氧氣、高溫、光照等因子也會促成茶葉品質劣變。因此,整體而言,茶葉之貯藏壽命遠非如一般乾燥食品久長。 導致茶葉劣變的因素有茶葉含水量、光線、溫度、氧氣、時間和吸收異味等。因此,防止茶葉貯藏品質劣變的方法如下: (一) 茶葉含水量控制 控制成茶含水量低於5%以下,是妥善保藏茶葉之首要關鍵。控制茶葉含水量在安全限量3%~5%是透過三個條件配合而 得: 1.充分乾燥茶葉 2.利用防濕包裝 3.精製、包裝、貯藏過程中儘可能在低相對濕度下進行 (二) 避免照光 照光是導致茶葉品質劣變最激烈快速的因子,所以剛做完之成茶從精製開始至包裝完成皆應避免照光,尤其嚴忌於太陽 光下(含紫外線)進行挑梗、去茶角、去末等精製工作。所以嚴防茶葉照光及利用阻光包裝為妥善保藏茶葉必要措施。 (三) 利用低溫貯藏 利用低溫貯藏被公認為維持茶葉品質最有效的方法,而以0~5℃之冷藏溫度較為經濟。 (四) 利用無氧包裝 氧氣之存在與成茶貯藏後發生「陳味」、「油耗味」、「油雜味」及色澤劣變、滋味活性減弱等有密切關係。可利用真空或充氮包裝防止茶葉貯存時期再進行氧化作用。 茶葉貯藏與包裝實則一體兩面,良好的貯藏有賴妥善的包裝相輔相成,茶葉的包裝基本上應符合下列幾點要求: 1.透濕與透氣性低之包裝材質 2.不可有異味 3.不可透光 4.可以耐擠壓 行政院農委會茶葉改良場 參考網址https://www.tres.gov.tw/show_index.php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